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李家院子里已经忙碌起来。
顾笙将最后一筐馍饼装上车,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周兰则小心翼翼地将那锅熬了两个时辰的卤肉固定在马车中央,浓郁的肉香在院子里飘散。
李家没有马车,租用的是村里李伯的马车,每天支付十文钱,一天两次,负责往返接送。
李永年早上只吃了个冷馒头果腹,这会儿闻着这股肉香味实在受不住,便走到院子外抽了几口烤烟。
“笙哥儿,这肉夹馍真能卖出去吗?”周兰有些忐忑地问道,手指不自觉地绞着围裙边。
顾笙紧了紧肩上的背带:“放心吧,我们的肉夹馍味道不差,价格也公道,应该会有生意的。”
李家一大早就闹出的动静,早已惊动了周围的村民,此刻,门外已经聚集了几个早起的村民,他们好奇地探头张望。
王翠枝站在最前面,一双三角眼滴溜溜地转着,看到车上那口大锅时,嘴角撇了撇:“哟,这是要把整个家当都搬去集市啊?”
顾笙权当没听见,转身对送行的李父李母说:“叔,婶子,放心吧,我和兰哥儿会小心行事的。”
李明远在一旁抿着嘴。
要不是他这条腿受了伤瘸了,作为家中的男性,此刻也不至于让两个哥儿去外出抛头露面做营生。
秦丽芳将一个布包塞进顾笙手里:“里面是几个煮鸡蛋和馍,路上饿了吃。”
家里的鸡蛋向来珍贵,都是拿去换钱的,而今日,李母却破例煮了四个,并且全部拿给了顾笙,顾笙紧紧地攥着那个布包。
马车缓缓驶出村口时,太阳才刚刚爬上山头。
李伯甩了个响鞭,老马‘嘚嘚’地加快了脚步,顾笙回头望去,只见李倩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不停地挥手。
“大哥夫,笙哥儿——早点回来——”少女清脆的声音淹没在晨风里。
山路蜿蜒向上,两侧的野花开得正盛。
李娥挎着竹篮走在前面,不时弯腰采下一朵蘑菇扔进篮中,李倩跟在后面,却有些心不在焉,眼睛总往集市的方向瞟。
“倩丫头,你再这样魂不守舍的,蘑菇可都要被野兔吃光了。”李娥打趣道。
她比李倩大一岁,尽管两人是堂姐妹,却亲如姐妹,平时总是无话不谈,然而,此刻李娥却真的不明白李倩为何显得心不在焉了。
李倩脸一红,赶紧蹲下身扒开草丛:“我才没有呢。”
李娥走过来,“你呀......自从顾笙来了你们家以后,我发现你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,变得比以前更活泼开朗了一些,我觉得挺好的,你吧,以前那个性格,太闷了点。”
“笙哥儿真的很厉害!”李倩的眼睛亮了起来,“堂姐,你是不知道,他做的那个鲜味粉,连县里来的货郎都说没见过,还有那红烧肉,我从来没吃过那么香的东西!”
李娥笑着摇头:“我看你是被他的厨艺迷住了,怎么...”她压低声音,“表哥当真不想把人娶进门?”
她觉得小叔一家除了修远表哥外,都好像很喜欢顾笙。
要是顾笙做李家的夫郎,应该会没人不同意。
当然,正主除外。
李倩轻轻摇了摇头,她也不知道自己那读书读得快痴迷的二哥心里是怎么想的。
就在昨天,她还看见了村里的猎户李戈与顾笙二人有说有笑的,她担心二哥再不表明心意,顾笙真的会被别人走!
“堂姐,我其实有些羡慕顾笙,他真的懂得很多,很厉害,你不知道,他才和大哥认了几次字,就会算账了,还知道那么多新鲜玩意儿。
他还跟我聊了很多女儿家的事,说女孩不一定要怎样怎样...有些就连我娘都没跟我说过。
我......我也想了很久,现在也想学认字,这样就能帮着记账了,或者做些别的活。”李倩说道。
李娥惊讶地看着堂妹:“你当真?老辈可是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!还不如让婶子帮你挑个好人家。”
“笙哥儿说那是屁话。”李倩学着顾笙的语气,把李娥逗笑了,“他说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读书识字呢。”
“可我们毕竟不是......”
“但我也想试一试。”李娥忽然正色道。
这一刻,李娥忽然感到,自己似乎与李倩产生了一丝距离。
---
镇上,集市已经热闹起来。
顾笙找了个无人的摊位,向四周的商贩细致询问了摆摊的各个环节,便去办理了缴费手续。
“这位哥儿,你家摊贩是做何营生的?”旁边卖酸菜的薛大娘好奇地询问道。
她看见顾笙两个哥儿又是搬锅又是架炉的,还有桌椅,阵仗好不大。
“婶子,我们做吃食的,卖肉夹馍。”
肉夹馍是个啥吃食?
薛大娘好奇地张望了一会儿,闻着空气中若有似无的异香,“这肉夹馍怎么卖?”
“五文钱一个。”
天爷!这么贵!当真有人愿意花钱买?
这两个年轻小哥儿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哦,薛大娘急得欲言又止。
顾笙和周兰刚把摊位支好,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。
那锅卤肉散发出的香气像是有形的钩子,把路人的脚步都勾住了。
肉夹馍的摊子很快便支起来了,炭火一烧,锅一热,卤肉的香气渐渐飘散开来,引得路人频频侧目。
“肉夹馍,新鲜出炉的肉夹馍!五文钱一个,实惠又美味!”顾笙扯着嗓子,开始叫卖。
每当有人好奇地走近,一听价格是五文钱一个,便纷纷摇头离去。
偶有驻足观望的,问过价格后也无奈地摇头走开。
“哎哟,这馍再香也是面做的,哪值当五文钱?”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撇撇嘴,“集市上肉包子才两文一个呢。”
旁边卖糖人的老汉也凑过来:“小哥儿,你们这定价太高了,要不卖三文钱试试?”
周兰心里急得慌,听见大家都这么建议便绞紧了衣角,小声对顾笙说:“笙哥儿,要不……我们降降价?我看他们都嫌贵……”
今天要是真的一个也卖不出去,这,这么多食材可怎么办?
顾笙却摇摇头,拿起一旁的刀。
他利落地切了十几个小块肉夹馍,整齐地码在干净的荷叶上,接着清了清嗓子,高声喊道:“新式肉夹馍,免费试吃喽!先尝后买,不好吃不要钱!”
这一嗓,瞬间吸来了不少人。
一个扎着头巾的货郎最先挤过来:“真能白吃?”
“当然!”顾笙笑着递过一块,“大哥尝尝看。”
货郎将信将疑地接过,刚咬一口就瞪大了眼睛。
卤肉的浓香在口中爆开,酥软的馍皮裹着汁水丰盈的肉碎,他三两口就吞了下去,意犹未尽地咂咂嘴:“再、再来一块?”
顾笙摇了摇头,“尝鲜每人限一块。”他眨巴眼,“大哥要是喜欢,五文钱买个整的?”
“那,给我来两个!”货郎爽快地掏出十文钱。
“嗯!这味道真不错!”
有人带头,其他人也纷纷伸手品尝。
瞬间,赞叹声此起彼伏:
“这肉炖得真入味!”
“馍也香,外脆里软的。”
“五文钱一个?给我来两个!”
“老板,你这肉里加了什么香料?怎么比我自家煮的香这么多?”孙秀丽好奇地问。
孙秀丽是镇上负责承办宴席的厨师,她经手的大小宴席不计其数,烹制的肉类菜肴亦是不少,然而这还是她第一次吃到如此香软好吃的肉。
“我家的肉香是因为我放了自己研制的鲜味粉,大姐要是买五个,我送您一包,这鲜味粉我们平时卖八文钱一包呢,您做菜的时候放一点,保准全家夸您手艺好。”
孙秀丽立即爽快地支付了五个肉夹馍的钱,她实在是好奇那所谓的鲜味粉。
日头渐渐升高,锅里的卤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。
顾笙抹了把汗,对周兰说:“兰哥儿,看来咱们明天得多准备些了。”
周兰数着钱袋里的铜板,手都有些发抖:“笙哥儿,这才半天工夫,已经卖了六十多个了......”
与此同时,李家院子里,陈桂花和秦丽芳正坐在小板凳上挑拣着早上刚捞的河虾。
两个女人一边干活一边唠嗑,院子里飘着虾仁炒韭菜的香味。
“丽芳啊,你是不知道,自从大勇跟着笙哥儿捕鱼,家里宽裕多了。”陈桂花用围裙擦了擦手,“昨儿个我还扯了几尺布,准备给安安做身新衣裳。”
秦丽芳往锅里撒了把盐:“笙哥儿就是咱们李家的福星。”
“当初我还觉得......”陈桂花压低了声音,有些歉意道,“修远花了二十两带着个病恹恹的哥儿回家,觉得他是个累赘,现在想想,真是瞎了眼。”
两个女人相视一笑,锅铲翻炒的声音格外清脆。
她忽然想起什么:“对了,听娥姐儿说,笙哥儿和兰哥儿今天去集市卖什么肉夹馍?”
“嗯。”秦丽芳往灶膛里添了根柴,“这也是笙哥儿研究出的吃食,天没亮就起来了,那卤肉香得我半夜都醒了,要我说啊,这买卖准成。”
太阳西斜时,顾笙和周兰的马车终于出现在村口。
车上那口大锅已经空空如也,连一滴肉汁都没剩下。
李倩和双胞胎一同去村口接人,见到身影她第一个跑上前去:“大哥夫,笙哥儿!怎么样?”
顾笙跳下车,拍了拍鼓鼓的钱袋,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:“你猜我们卖了多少个?”
“三十?”李倩大胆猜测。
“全部,七十五个!”周兰激动地说,“还有好多人没买到,说明天一定要给他们留着。”
几人回到家,李父李母看到两个年轻人脸上的笑容,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。
顾笙把钱袋里的钱倒了出来,说道:“这是今天的收入,除去成本,净赚应该有二百多文。”
“这么多?”秦丽芳手一抖,差点让手中的铜板滑落。
当晚,晚饭格外丰盛,顾笙做了许久未吃的红烧肉,饭桌上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明天的计划。
“辛苦李大哥,明天我打算准备两百个馍,今晚你就和好面。”顾笙友接着说道,“卤肉也得加倍,今晚要多包些鲜味粉,今天有好几个人问呢。”
李倩突然举手:“笙哥儿,我想学记账,这样就能帮上忙了!”
饭桌上安静了一瞬,然后爆发出一阵笑声。
秦丽芳擦着眼角笑出的泪花:“好好好,咱们倩丫头也要当女先生了。”
顾笙却认真地点点头:“这很好啊,不光小倩,咱们全家都可以学点基本的读写和算术,以后生意做大了,用得着。”